科技创新/“改革三部曲”破环保难题 叩开国际市场******
“可是烟花的污染很大啊”、“安全与环保这两大世界性难题你们怎么解决?”学子们纷纷提出疑问,上栗县花炮总商会出口分会会长、三信出口贸易公司负责人何显桂自信地说:“面对欧盟REACH法规等技术性贸易壁垒,上栗企业精心谱写‘改革三部曲’,凭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强大势能,在环保材料与工艺领域实现关键突破,成功叩开国际市场的大门。”
“首部曲”以无硫发射药技术突破核心壁垒。REACH法规对烟花中硫、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极为严苛,几乎等同于禁止传统黑火药的使用。上栗企业主动联合新材料公司展开攻关,研发出以硝化纤维素为基材的无硫发射药,它完全不含硫磺和重金属,发射力却比传统火药超出15%。企业只需增配造粒机,就能自主完成生产,彻底解决了黑火药跨境运输的合规难题。这项技术斩获62项国家专利,还通过了欧盟CE认证,目前已在十大花炮集团广泛推广,覆盖了上栗70%以上的出口量。
“二部曲”靠可降解材料破解包装污染指控。针对欧盟对烟花塑料残留的严格管控,上栗企业研发的秸秆纤维壳体和淀粉基黏合剂大显身手,让礼花弹壳体在48小时内就能自然降解,较传统材料的降解周期缩短了95%。同时,经过包装设计的优化,相关企业产品的运输危险性等级从1.1G降至1.3G,大幅削减了海运成本及各类限制。
“三部曲”用全链条标准化管理赢得国际信任。上栗县联合检验检疫机构搭建起出口烟花全链条监管平台,实现了从原料采购、生产加工到物流运输的全程可追溯。通过引入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重金属铬含量,建立起高于国标的出口产品自检体系。2024年,全县烟花爆竹产业集群总产值约237.26亿元,同比增长16.88%,产品远销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\大公报记者彭倩玉 实习记者林浩星、陈诗琦、彭倩文
大湾区采访团走访金力永磁公司 包头稀土智能化生产 迈向高端化******
【大公报讯】记者乔辉、王月包头报道:8月2日,“同心筑梦 共谋发展”粤港澳大湾区内蒙古行联合采访团走进包头市稀土高新区,在金力永磁(包头)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参观采访。
金力永磁(包头)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领先的技术水平,已成为稀土永磁行业龙头企业。公司与新能源汽车、变频空调压缩机、风力发电等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。金力永磁(包头)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秦俊峰向采访团介绍,公司还积极布局具身机器人、低空飞行器、轨道交通等领域,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。
包头稀土储量丰富,且品种齐全,为稀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保障。在包头,像金力永磁这样的稀土企业共同构成了包头稀土产业的庞大集群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。
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,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。包头稀土产业始终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培养专业人才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“我们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,致力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,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。”秦俊峰说。公司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,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全球对新能源、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,为包头稀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包头稀土产业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,不断提升产业的国际化水平。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,对包头稀土产业的发展有了更直观、深入的了解,也对其未来充满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