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置居截止申请 市民“压线”递表******
【大公报讯】记者郑文迪报道:新一期绿置居申请于昨晚七时截止,有轮候公屋多年的市民于昨日下午才获得绿表资格证明书,在傍晚6时50分“压线”赶到观塘绿置居销售小组递交申请,希望能成功置业,改善生活环境;有公屋户属意启钻苑重售单位,计划购入单位给父母养老。
在绿置居距离截止时间前约一小时内,有3名市民到观塘绿置居销售小组办事处递交申请,包括最后一名递表的杨女士,她在截止申请前约10分钟到达办事处。杨女士说,现时与19岁的儿子租住新界村屋,月租逾6000元,母子已轮候公屋约七八年,昨日下午才取得绿表资格证明书,希望能成功置业,借此改善生活环境,“居住地方大小小,一人一间房最好”。
曾女士一家五口轮候公屋约8年,同样昨日下午才取得绿表资格证明书,最终于5时半成功交表,“(交表后)成个人即刻轻松晒。”她说,一家人靠丈夫2万元月薪生活,现以5000元月租居于牛头角过渡性房屋,坦言非有能力负担绿置居价格,但希望小朋友及早拥有安定居所,故申请邻近校区的九龙湾宏緻苑,若成功抽中,她会开始工作,夫妻一起努力供楼。
现居于大围公屋的马先生6时半到场更改申请人姓名,他现与父母同住,希望购入约350平方呎的钻石山启钻苑重售单位给父母养老。他前年开始曾先后申请居屋、绿置居,均未能抽中,今年获额外号码。他指对成功抽中没太大期望,“抽到就更好”。今期绿置居以市价六折推售九龙湾宏緻苑共2576个新单位,以及一批重售及回收单位,包括钻石山启钻苑、油塘高宏苑、马鞍山锦柏苑及上水清涛苑。
殃及池鱼/大平台慷他人之慨 小商户薄利难支******
图:很多小商家在外卖内捲中难有盈利,图为天津一家小店正在营业。
当外卖行业巨头掀起内捲、激战正酣之时,大量的中小商户却难承其重、苦不堪言。在北京东城东直门街区的一家颇为火爆的炸鸡架店面前,老板于先生面无表情地忙碌着。在出货打包的间隙,他无奈地对《大公报》表示,“平台上承诺的满减活动,其实他们只承担一半,剩下的5元或10元,都是商家自己消化。像我们本来就本小利薄,参加这种优惠,就等于割肉,但要是不参加,订单也就跟我们说拜拜了。”
当中小企业“被迫参战”,甚至“沦为炮灰”的同时,行业内捲还带来了更多可怕的连锁反应。在安徽,当地消费者权益组织就调查发现:为迎合低价策略,部分商家以虚假宣传吸引流量。“线上精致如滤镜、线下脏乱如工地”的现象开始大量出现,甚至有商家伪造堂食资质入驻平台,引发了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恶性现象。
在外卖产业链的另一端,低价竞争还倒逼平台“极限”压缩配送成本,骑手们被迫承受更高强度的工作。此前,京东外卖上线初期因运力不足导致订单超时,骑手就曾投诉“系统派单不公”“罚款加重”。尽管平台承诺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,但兼职骑手的权益仍缺乏保障,行业用工矛盾仍然存在。